【活動花絮】讀書會—正念與焦慮
撰文者:台灣臨床正念學會 監事 蔣馨怡心理師
不知道你對「焦慮」有什麼想法和感受呢?應該多數人都不太喜歡經驗「焦慮」。想像如果幾天後要上台報告,一想到報告可能還沒準備好、不知道會被提問什麼問題、自己可能會表現不好、被責罵等狀況,這些都讓自己感到好焦慮、頭痛、失眠、甚至好想逃跑、不想面對呀……可是焦慮真的完全不好嗎?
其實每種情緒都有它的功能,如果我們對狀況不會感到焦慮,可能就不會督促我們去做準備,失去一個個讓自己去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長期迴避挑戰下來可能導致對自己失去信心、覺得自己真的很廢,因此練習如何與「焦慮」和平共處、善巧地回應/運用它想要保護和提醒自己的好意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在這次正念讀書會中,陳冠儒心理師帶領我們認識一介入焦慮與焦慮症的實證模式–以正念和接納為本的行為取向。在臨床上,認知行為治療常是用來協助個案處理焦慮地常見方式,但此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個案,過去研究發現以接納為基礎的行為處遇,如:ACT、MBCT、DBT,能有效協助降低焦慮與憂鬱狀況。焦慮經驗本身不會形成焦慮症,對於反應的「回應」才會造成焦慮程度增加進而干擾形成有意義的生活,因此以正念和接納為本的行為取向是主要透過三種方式來改變與經驗之間的關係,一是用慈悲、非批判、去中心化地與內在體驗發展新關係,二為培育意願而非迴避經驗,三為投入重要的行動而非慣性迴避。
以正念和接納為本的行為取向實際的做法包含學習、留意、練習、做重要的事、持續的練習。學習為教導個案情緒的功能、覺察自身焦慮的經驗並對個案傳達同理與慈悲。留意為提供個案一個機會與內在經驗連結並選擇對情境做出什麼回應。練習為提供個案彈性、個別化的正念練習並邀請困難與身體一起工作,對困難保持開放態度而有機會擴展覺察的範圍、與經驗形成新關係。做重要的事為協助個案澄清自己的價值觀(我想要什麼而非我不要什麼)並專注在行為的投入。持續的練習為可以協助個案回顧對自己有幫助的部份,以在復發時可以安撫照顧自己。
在這次讀書會的最後一部份,陳冠儒心理師也報告一名有創傷經驗的焦慮個案,也看到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師如何具身體現地對個案的困難經驗傳達溫暖與慈悲,也為個案撐開一個安全的空間,一步步帶領個案澄清、覺察焦慮情緒背後的意義並用正念來安撫因過去經驗而受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