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線上研討會—【運動中的正念 Mindfulness in sport】(報名中)
本場演講以正念的七大原則(不評價、耐心、初學者心、信任、不強求、接納、放下)為核心,探討正念在運動中的深層意涵。講者將從「先讓運動員穩固作為一個人」的根基出發,說明如何在競技壓力與表現焦慮之間,透過覺察與接納,重建身心平衡。
本場演講以正念的七大原則(不評價、耐心、初學者心、信任、不強求、接納、放下)為核心,探討正念在運動中的深層意涵。講者將從「先讓運動員穩固作為一個人」的根基出發,說明如何在競技壓力與表現焦慮之間,透過覺察與接納,重建身心平衡。
當代慈悲與當代正念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不過有一點不同。當代正念主要是從卡巴金老師的MBSR的源頭(之後的MBCT) 發展出來的。當代慈悲比較像是樹林,不同的流派像是不同的樹,彼此沒有前後繼承的關係。
本場論壇主題為「正念與身體經驗取向治療的對話」。內容聚焦創傷敏感正念 ( Trauma-sensitive mindfulness) 與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探討針對不同症狀表現(如解離、過度喚起),如何運用 somatic experience 進行差異化的介入。透過理論與案例分享,協助參與者理解跨取向整合在創傷治療中的潛力。
日常生活中的你,是否容易批評自己呢?是否常常對待自己比對待朋友更加嚴厲呢?
一、課程時間:114年9月13.14.20.21.28日,共5日,每日09:00-16:00。
在近年的心理治療發展中,正念認知療法(MBCT)與接納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分別以不同的理論根源與實務進路,為心理工作注入嶄新視野。
社群媒體籠罩,AI狂潮來襲,現代人的心靈困境與過往大不相同。手機強迫症,錯失恐懼症(FOMO),眾多刺激爭奪我們的感官與注意力,擁有一顆平靜溫暖的心,越來越不容易。在2025年會中,我們精心邀請了跨領域專家,與您共同來探討正念這個古老的智慧,是否有機會在此關鍵時刻,引領我們安頓身心,面對21世紀的劇烈變局。
本場講座邀請到桃園療養院李俊宏副院長、南華大學柯政宏教授、嘉療臨床心理科盧永欽主任來談談「正念應用於成癮治療的研究與實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