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研討會-正念與SE的對談
2025-11-19

正念臨床實務講座:2025/10/19 正念與SE的對談
撰文者:台灣臨床正念學會 秘書長 洪子琁心理師
日常生活中,我們無可避免會感受到壓力,但當經歷到威脅生命安全的情境,為此而引發侵入、逃避、警覺、負面情緒等症狀時,就可能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風險。如果個案在諮商歷程中浮現創傷記憶,要如何因應並安頓個案,是心理諮商歷程中重要的部份。台灣臨床正念學會因此邀請姚怡君醫師和李正洋醫師來進行對談,討論正念和身體技巧如何運用於創傷個案身上。
姚怡君醫師提及,人身處在壓力下,可能會用不同的神經系統來因應。引發交感神經系統時,人會採取行動,選擇戰鬥或逃跑。引發背側迷走神經系統時,人會進入關閉、僵住、停止的狀態。引發腹側迷走神經系統時,人會尋求社會連結以讓身心放鬆。治療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要盡可能讓個案待在身心容納之窗中,引發腹側迷走神經系統以安撫內在,減少停留在戰逃反應或關閉僵住狀態的時間。因此正念練習的帶領者,除了引導個案覺察內在感受之外,也需要意識到創傷的普遍性,並以技巧有效回應創傷症狀,讓個案能夠和創傷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直視創傷而再次受創。
李正洋醫師則提及與個案進行治療的實務經驗,個案在受創之後,生命之流就處在創傷和資源之間。治療師可以在過程中引導個案累積內在勢能,慢慢產生改變意圖和動機,並以既有的資源來支持,進而展開復元行動。治療過程可能是擺盪的,在個案的現在與過去、內在與外在、資源與邊界之間擺盪,而治療師會引導個案尋求到一個比較舒服的身體位置,讓情緒能夠得到承接,並且重新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讓感覺、影像、情感、行為、意義得以重新連結。
錯過線上研討會了嗎?
加入學會之友,即可觀看課程影片,享有以下專屬權益:
學會之友權益 :
- 正念臨床實務線上研討會/座談會/TCSMBA 年會 免費入場券
- TCSMBA 團體課程報名 8 折優惠
- 存取電子資料庫
費用 : 3,000 元 ( 從訂閱日起計365日 )
